怀柔

招商网

怀柔招商网  >  怀柔招商动态  >  悠悠十景(番外篇)|后世题名(中):西湖十八景

悠悠十景(番外篇)|后世题名(中):西湖十八景

| 招商动态 |2016-07-30

上图,清西湖十八景。

西湖在明代前期逐渐废湮,原因是当时人们把南宋灭亡的原因归咎于西湖风月。直至16世纪初,杭州知州杨孟瑛力排众议,重治西湖。他在当时不利的社会环境中,尽最大所能恢复了南宋时的西湖水面,并在其基础上有所增改。他不仅恢复了故苏堤、湖心亭等,还在苏堤以西另建一堤与之平行,后人称“杨公堤”,将西湖分为“里”“外”二湖。西湖虽复,直至明代灭亡,人们也没有再增加景观题名。

明代后期江南士人在杭州及西湖活动频繁,留下许多故迹。时宫廷党争,西湖边常有各种闹剧(如有人曾建魏忠贤生祠,规模超过岳王庙),但最终留存的则可谓“千锤百炼”,如于谦祠墓、张苍水墓,以及我们之前提及过的“江湖伟观”意象等。这些故迹,大多集中在杨公堤、于谦祠(三台山)以及玉皇至吴山一带,这十分容易理解:一是因为杨公堤、于谦祠都是明代当朝文化偶像纪念地,当然会有许多士人慕名而往;二是当时西湖文化吸收钱塘江的雄壮豪气,且城南亦是南宋故都宫苑所在,故人们活动范围南移也是情理之中。这个现象十分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了清代之后西湖景观的变迁以及清代西湖景观题名的风格。

下图,光绪时期西湖十八景画册扉页。

我们知道当代亦有杨公堤,为2004年“西湖西进”时所复。所谓西湖西进,主要就是恢复古时“里湖”景观,把西湖水面西引至三台山、茅家埠一带。当然,当代所看到的“大西湖”,其面积仍然小于南宋,且小于明代杨孟瑛恢复西湖时。但至少可以说明一点,西湖西进之前,西湖水面更为狭小:其西岸就是现在的杨公堤,时称“西山路”。这种情况从清代、民国直至2004年,一直如此。也就是说,清代官方(有意)放任“里湖”(杨公堤及以西)淤积荒废。这个结论至少有一个证据:乾、嘉、道三朝重臣,浙江巡抚阮元曾大力治理西湖,清除淤塞,他用淤泥堆建起西湖第三个岛(后人称“阮公墩”),但他却没有顺势恢复里湖和杨公堤。

下图,康熙南巡图(部分)。

那么,清代为何会弃里湖于不顾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清代与明代之间的关系:自满清入关南下,江南地区的抗清斗争为全国之最。而终清一代(特别是前期),“反清复明”都是一句非常有号召力的口号,且不乏有志之士身体力行,“西湖三杰”之一的张苍水,即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在这种背景之下,清代统治者官方如果主动整治西湖西线或将其恢复明代景观,岂不是“作死”。而放任其荒湮,淡化、低调处理,显然是更好地选择。

下图,雍正时期浙江巡抚李卫(1687-1738,字又玠,今江苏徐州人。历康、雍、乾三朝,官至直隶总督。为官清廉,不畏权贵,体察民情,颇有作为,谥敏达)。李卫是评建清西湖十八景的核心人物。

然而令清代统治者们纠结的一点是,富庶的江南地区必将成为这个新王朝最主要的赋税点和经济中心,是万万不可以乱的。清军克南京时,将其改称“江宁”已经隐约透露出这种心思。相较于顺治时期的战争与屠杀,天下承平的康、乾二帝均六下江南,对江南采取一系列的怀柔政策。其中康熙皇帝于1699年到杭州时,下旨恢复南宋“西湖十景”,并亲笔题名。这时,距离清军入关刚刚过去半个世纪。恢复“西湖十景”(而非元代钱塘十景),是通过皇帝权威来肯定南宋朝廷的功绩,是对汉族文化的明显示好,有安抚杭州、江南之意。虽然这次恢复在非常大的程度上曲解、支离了西湖十景的本意,但至少还是恢复了,并使之迅速重新产生广泛影响。乾隆帝下江南时,亦曾重新题写西湖十景。我们看到,当时的异族统治者一手大张旗鼓地褒扬南宋(南宋长期的敌人正是满人的先祖),但另一手悄无声息地淡化明朝。这种手段值得玩味。

下图,西湖十八景(黄色标注)和杭州二十四景所增加部分(紫色标注)的分布,可以看到几个特点:(1)十八景大量集中在康熙皇帝南巡集中活动之处,以孤山(行宫)为最;(2)十八景明显忽略了西湖西线和西山龙井茶产区腹地;(3)二十四景所增部分表现出乾隆皇帝的个人喜好。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但凡题名景观出现,一定有其符合时代特征的目的与作用。体现在清代,康熙多次下江南,以稳定怀柔为主,复题“西湖十景”为证。到了雍正时期,经朝廷的一系列改革,社会日趋稳定,人口快速增长,经济显著发展。然而雍正皇帝与康熙、乾隆有一个明显不同:他从来不出巡。所以显而易见的是康熙年间为迎接圣驾耗费巨资在西湖边营造的皇家工程成为了一时摆设,如行宫、御花园等等。老皇帝隔三岔五就来,新皇帝却不见动静,这就让负责杭州发展的地方官员十分头疼:虽说皇帝来时劳民伤财,但总也不来,不免也少了许多恩泽,对招商引资、吸引人才十分不利。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持杭州的平稳发展,必须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营销。这次营销,便是由当时杭州地方政府主持营建及评选,名噪一时的清“西湖十八景”(其中大部分为“营建”,其余为“评选”,个中区别,一望而知)。分别为:湖山春社、功德崇坊、玉带晴虹、海霞西爽、梅林归鹤、鱼沼秋蓉、莲池松舍、宝石凤亭、亭湾骑射、蕉石鸣琴、玉泉鱼跃、凤岭松涛、湖心平眺、吴山大观、天竺香市、云栖梵径、韬光观海、西溪探梅。这些题名许多留传至今,并深刻影响了后世题名。

下图,竹素园,“湖山春社”的主体部分。当时其实可以算是李卫的私家园林,内住其眷。

下图,钱王祠功德坊,“功德崇坊”的组成部分。时有表忠观(即今钱王祠),李卫建此坊至今。

下图,“玉带晴虹”。此景在今天已是“曲院风荷”的组成部分。康熙时曲院已复建,但此桥(玉带桥)则是李卫在雍正年间增建。

下图,西泠桥南端(孤山路)一景,为昔“海霞西爽”所在。李卫在此处建“西爽亭”故有此景。

观此十八景,我们不难看出一些特征。第一个比较明显的,体现在其整体风格上,是这些题名继康熙皇帝重新定义“西湖十景”之后,进一步分割打碎了西湖。我们之前谈论南宋西湖十景,指出其最初成形时各景大多涵盖较广阔的区域且重在“意境”,但康熙重新题名之后,则将它们大部分定义于偏于一隅的园林。而西湖十八景,则是进一步强调“小园林”,甚至不惜在已有固定景观中继续分割裂取其中的小部分,比如“鱼沼秋蓉”(位于小瀛洲),是将一个岛的一部分拿来使用,而这个岛即使放在康熙所题的西湖十景中,也完全属于“三潭印月”的范畴。而这种更为微观、细碎的景观题名,可以认为是当时主持此事的地方政府文化水平远远难及南宋朝廷。但是,数十年后乾隆皇帝南巡杭州,以皇帝身份重新主持将“西湖十八景”整合为“杭州二十四景”时,这种情况也未有改观。这完全反映出当时外族统治者力图学习中国文化时“得其形而未得其神”的状态。北方游牧民族向往、羡慕江南精致深邃的文化,却难以掩盖其肤浅、庸俗的实质。而这样水准的统治者成为文化代言人时,标志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严重衰落。当然另一种可能是,当权者这样做是有意为之,他们也许就怀有将西湖这样统一的文化图腾打碎的目的。

下图,“梅林归鹤”,主体建筑为“放鹤亭”。放鹤亭初建于元代,后历代修整或者重建。康熙南巡时题“舞鹤赋”,留有御碑,放鹤亭成为“御碑亭”至今。所以此景应以康熙舞鹤赋碑为核心。

下图,“鱼沼秋蓉”,为今小瀛洲核心园林。时小瀛洲称“放生池”,仅有简陋水面,李卫主持建设园林至今。

下图,“莲池松舍”。初为马公祠,李卫改其为庵,由道转佛,成为时圣因寺丛林的组成部分。清末西泠印社即在莲池松舍基础上建成。

下图,“宝石凤亭”。宝石指宝石山与保俶塔,附昭庆寺丛林。李卫在塔侧建“来凤亭”至今,称宝石山形如凤凰,塔为凤喙,亭为凤冠。

第二个特征是,相当比例的“西湖十八景”题名表现出过于直白急切的阿谀朝廷或者皇帝的模样。这是因为地方官员存在某种心理落差并试图寻找“存在感”。在这十八景中,有三景完全隶属于孤山(海霞西爽、梅林归鹤、莲池松舍)。我们知道,孤山并不大,当时已经建有规模可观的行宫、御花园,以及跻身清代西湖四大佛教丛林的圣因寺。在这种情况下,竟然还能选出三景,说明每一景均占地狭小。这是因为孤山行宫是清皇室巡至杭州时的起居活动中心,自然要对其加以额外关照。同时额外关照的,还有当时被康熙皇帝重点建设复现的“曲院”,而曲院离孤山亦非常近,故除上述三景之外,还有多景观几乎是紧紧围绕在孤山和曲院四周,包括湖山春社、玉带晴虹、蕉石鸣琴、湖心平眺。西湖方圆数十里,偏偏巴掌大的地方集中了西湖十八景的三分之一强。同时,有相当数量分散于西湖周围的景观乍看似乎是单纯的描述,但不难发现它们基本上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康熙皇帝曾经到访并题写诗、匾,如吴山大观、云栖梵径、玉泉鱼跃、天竺香市、湖心平眺、梅林归鹤等。此外,位于西湖东线的“亭湾骑射”,完全是一个为当时杭州满洲营(旗营)的八旗兵习武操练所附会的景观,与西湖几无关系。

下图,“亭湾骑射”。昔此处有亭称“亭子湾”,后亭圮。李卫重建此亭名“聚贤亭”(今“集贤亭”),并把此处划为旗营军士操练、阅兵场所。

下图,今丁家山西湖国宾馆一景,初为清末所建“水竹居”(刘庄)。昔“蕉石鸣琴”亦在丁家山。

下图,“玉泉鱼跃”,在今杭州植物园内。昔有玉泉寺,康熙南巡时改寺名为“清涟寺”并题诗。此景入选显然与康熙活动有关。

下图,今万松岭路,“凤岭松涛”的景观组成。万松岭路为万松岭(属凤凰山)与吴山交界,为元代之后杭州城南城墙所在。此景应指在此城墙一带观赏凤凰山、万松岭松林。至民国时,杭州群山植被稀疏,日据期间破坏尤甚。建国后广植树木,当代西湖群山植被覆盖率空前。

第三个特征是,继续保持着“怀柔民间”以及“淡化前朝”的微妙用意。我们不难发现西湖十八景的许多题名相比于“西湖十景”的风雅深邃,多了许多市井气,题名中不乏直接使用“市”“社”“功”“德”这样的民间词汇,文字风格也比较直白易懂,十分易于坊间百姓的理解接受。此外,清政府对于宗教的管理要远比蒙元时期宽松,他们并不过多干涉汉族佛教的发展。在西湖十八景中,至少有四处直接与佛教有关(莲池松舍、天竺香市、云栖梵径、韬光观海),一处与儒家有关(功德崇坊),两处与道家有关(梅林归鹤,此处涉及到康熙曾题《舞鹤赋》并在孤山立碑故有此题名,大部分还是归于媚上行为;西溪探梅)。然而,这十八景中无一处涉及到明代西湖文化较为集中的西线(杨公堤及以西一带),或者处于西山腹地之中,证明西湖西山发展在清初陷入低潮,很可能当时杨公堤已废。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权者不喜欢明朝故迹,另一方面也与当时天下名茶“两湖争锋”(太湖、西湖)时期,康熙更爱碧螺春(产于太湖,茶名即由康熙帝所赐)而不爱龙井茶有关。西山以及龙井很快在热爱龙井茶的乾隆皇帝当政时期迎来再度繁荣,但杨公堤的重现,却是本世纪的事情了。

下图,“湖心平眺”,主要指湖心亭。时亭有一阁名“清喜阁”,康熙南巡时御书“静观万类”四字,并在阁上题“天然图画”额。

下图,当代吴山,昔“吴山大观”所在。明代吴山有“大观台”后圮。康熙南巡时登此山并题《登吴山》诗,当局遂建楼竖碑,楼亦称“大观台”。有一种另类说法称西湖十八景无“吴山大观”,另有“沙屿流金”(金沙港一带)。

下图,“天竺香市”,指的是灵隐三竺一带的香市盛况。康熙南巡时曾为灵隐寺题写寺名“云灵禅寺”。

乾隆继位后,亦曾六下江南。当时江南已是清廷经济、文化无可争议的中心,南巡以进一步巩固统治有其积极意义。乾隆本人亦十分喜欢杭州,在西湖留下大量故事传说。官方以其吟咏西湖景观的诗句,取西湖十八景中的十三,另加十一景组成所谓“杭州二十四景”。与十八景相比,删去的五景为:功德崇坊、海霞西爽、鱼沼秋蓉、莲池松舍、亭湾骑射;增加的十一景为:黄龙积翠,小有天园,漪园湖亭,留余山居,篁岭卷阿,吟香别业,瑞石古洞,香台普观,六和塔,澄观台,述古堂。简单分析一下此变化及特点:首先删去的五景,基本同时符合以下两个特点:景点过于单一狭小,以及基本上是当时地方官政绩工程而与朝廷行为无关(特别是这些景点不曾由康熙皇帝到访或者建于康熙之后)。这很容易理解。增加的部分,充分体现出乾隆皇帝本人的喜好和文化水平:首先进一步增设了单一园林景观甚至建筑题名,其次是加入了更多西山与龙井茶有关的景点以及与佛教有关的景点,第三则是竟然出现三个字的题名凑数,不伦不类。特别是第三点,完全就是乾隆皇帝的个人风格。我们回看他其他地方的类似动作如题“承德三十六景”以及就在龙井的“龙井八景”,全部都是三个字的直白称呼,甚至有一些重复出现。所以,层次平庸的“杭州二十四景”只能算作是皇帝个人爱好的表达,完全无法在民间流传。

下图,“云栖梵径”,在云栖坞。当时云栖寺尚存,康熙南巡时多次至此。寺前有大竹子,康熙御题“皇竹”二字。至今此处留有多处康熙活动的故迹。

下图,今韬光寺内一景。“韬光观海”的核心。此景初现于唐代,当时从北高峰可以直接看见杭州湾,故名。留有大量名人佳话。

下图,“西溪探梅”。西溪旧指从老和山开始往西的河、溪、谷、泽的总称。传南宋高宗赵构南逃至此见景色秀丽而止,遂以杭州为临安行在。今主要指“西溪湿地”,已在西湖景区之外。

至于“西湖十八景”,其产生有其历史背景,值得后人探寻分析。然而,在美学与艺术价值上,它与南宋“西湖十景”的差距有天壤之别,甚至不及元代“钱塘十景”。所以同样的,它们也很快被人们遗忘。西湖十景再一次证明了它难以超越的历史地位。那么,未来是否仍是如此呢?

▲ ▲ ▲

遥,远也。来自《广雅》。

我们关注内心与远方的世界。

▲ ▲ ▲

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工作室网站

在里面的“关于”栏目中,有我们可提供的服务

敬请关注

www.yaospace.com

赞赏

人赞赏

招商热线:400-151-2002
投资指南

怀柔区 - 基本概况怀柔区位于北京市北部。总面积2128.7平方千米。总人口27万人(2002年)。区人民政府驻怀柔镇府前街15号。邮编:101400。行政区划代码:110116。区号:010。拼音:Huairou Qu。怀柔区是北京市的远... 更多

投资怀柔
  • 工业用地

    工业用地

    立即咨询
  • 企业政策

    企业政策

    立即咨询
  • 厂房仓库

    厂房仓库

    立即咨询
  • 写字楼租售

    写字楼租售

    立即咨询
  • 资金扶持

    资金扶持

    立即咨询
  • 人才政策

    人才政策

    立即咨询
  • 进入小程序找园区
    友情链接:

    西城区招商引资招商网    平谷区招商引资招商网    大兴区招商引资招商网    怀柔区产业扶持政策

    怀柔土地出租出售     怀柔厂房出租出售     怀柔仓库出租出售     怀柔写字楼出租出售

    怀柔招商引资服务平台

    ×

    您好,园区招商专员为您解答园区招商政策、工业用地、厂房招商等园区招商信息,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也可直接拨打400-151-2002,由专业招商人员为您解答!

    稍后再说

    马上咨询

    电话咨询
    400-151-2002

    客服咨询

  • 注册公司政策
  • 土地厂房咨询
  • 产业扶持咨询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