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127特色小镇——牡丹江市宁安市渤海镇
| 招商动态 |2017-12-07
104/127特色小镇——牡丹江市宁安市渤海镇
渤海镇辖区地处渤海平原中心,牡丹江纵贯全境。全镇总面积5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6万亩,水田约占40%,是宁安县主要水稻产区之一。牡丹江畔响水村生产的响水优质大米驰名中外,已被国家定为人民大会堂和国宴用米。工业方面,除县属农机修造厂、电机厂外,镇办工业有铸造厂、家具厂等,199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5975万元。交通便捷,距镇5公里有图佳线东京城站和牡丹江市通往镜泊湖的公路。全镇共辖1个街道和渤海、上京、龙泉、双庙子、西地、白庙子、拐湾、拐角、土台子、阿卜、江东、江西、响水、瀑布、上官地、大朱家、西安、天心、东莲花、西莲花、前莲花、新建、红岩等28个村。1992年末全镇总人口3.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100人;朝鲜、满、回族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26.7%;总人口中有1/4的人居住镇内。镇政府驻于镇内。
历史背景
渤海国,是靺鞨族(后演变成女真族,再之后演变成满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它是唐朝的附属国,始建于公元698年,公元927处被契丹族所灭,传国15世。共存229年。全盛时期设5京、15府、42州、140个县。被称为“海东盛国"。渤海国灭亡,立东丹国,改称天福城,929年东丹国南迁,全城毁于大火。从此渤海国都城湮没达数百年之久,至清初史籍始有记述:此地“有古城焉,土人相传曰东京……”,遂得名东京城。形成居民点后,清代称东京城屯。中华民国初期,属宁安县镇抚乡管辖,1928年改称东京城镇。东北沦陷后,始设东京城保,后改为东京城街。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隶属宁安县第三区。1946年8月,为纪念牡丹江军区四团政委邹世环烈士,改名为世环镇。1947年5月,划归新设置的镜泊县,为镜泊县政府驻地。1948年10月,将镜泊县并人宁安县,隶属宁安县第七区,并为区政府驻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5年4月,改为世环镇区。1956年5月,撤区划乡,设置世环镇。同年11月,改为东京城镇。1958年9月,与几个乡合并成立东京城镇人民公社。1961年1月,将东京城镇公社东部地区划出成立东京城公社和马河公社,原东京城镇公社西部地区改为渤海人民公社。1965年秋,将南部地区划出,成立杏山公社。1970年9月,将渤海公社改为渤海镇公社。1984年4月,将渤海镇公社改为渤海镇。现今宁安市渤海镇就坐落在古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现存都城遗址为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石灯幢、大石佛、舍利函、文字瓦、雕花砖、八宝琉璃井、御花园等遗址至今尚存。
农业发展
渤海镇韭菜每平方米纯收入可达20元,韭菜种植农户年均收入达2万多元,韭菜产业已成为渤海镇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2015年,宁安市新农韭菜专业合作社引进德国、韩国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对韭菜深加工中的清洗、筛选、包装等环节的技术流程进行了升级和改造。通过新设备的上马和加装自动调速装置,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深加工韭菜产量由原来的每小时800斤提高到每小时6000斤,产量提高了7.5倍,耗电成本从每月4万元减少到2万元。耗水量每天节约20吨,年节约用水2000吨以上。通过加强加强技术改造,引进先进节能技术和设备,打造绿色有机韭菜生产基地,实现韭菜生产标准化、产业化、绿色化经营。
特产
红松、落叶松、水曲柳、黄菠萝、核桃楸等珍贵树种和人参、香菇、刺五加、黑豆、山葡萄、蕨菜、龙牙葱、黄瓜香、柳蒿芽等多种土特产品。
特色景点
渤海镇境内重要名胜古迹和景观,主要有:唐代渤海国都城上京龙泉府遗址,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兴隆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寺内保存有渤海国的珍贵遗物石灯幢和大石佛;位于江北岸台地上的渤海国三灵坟,与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隔江相望;吊水楼瀑布距渤海镇20公里。
上拉下方文字了解特色小镇大数据中心
▼
「一个有态度、有内容的公众号」
特色小镇大数据中心依托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文化部、体育总局、新华社新华网等相关部委办的数据信息,联合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社科院、中国文联以及北大、清华、复旦、浙大等科研教育文化机构的调查研究,由工信部中国信息产业网会同彩商数据共同发起成立。
特色小镇大数据中心是国内首个通过大数据技术专业对接特色小镇和产业集群、社会资本的综合服务对接平台,以服务特色小镇建设和运营、传播特色小镇产业文化、协助特色小镇招商引资为己任,为特色小镇腾飞插上智慧的翅膀!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0571-83536767
合作邮箱:2656824578@qq.com
运营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启迪路198号杭州湾信息港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